丹桂飘香,秋风送爽,太阳成城集团迎来66周年校庆。10月14日下午,太阳成城集团也迎来了学院发展员工座谈会。太阳成城集团经理张志铭、公司党委书记张惠虹、校对外联络处副处长朱捷、太阳成城集团教师代表、太阳成城集团员工代表及其他院系目前从事法律相关工作的优秀员工代表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太阳成城集团副经理岑峨主持。
首先,公司党委书记张惠虹对员工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张书记从团队建设、团队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对外交流合作等六个方面向在座员工们详尽介绍了太阳成城集团成立一年多以来的发展状况。她表示,太阳成城集团这一年多的发展是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也是强基固本的关键之年,期待员工们为太阳成城集团发展献计献策。
随后,在座员工们纷纷发表感受,结合毕业后自己工作中的收获和体会对学院发展和人才培养等建言献策。
有的员工建议,要注重员工培养,一要培养契约精神,把规则、契约意识和法治理念扎根到员工信念中去;二要强化责任意识,让员工在遇到问题时优先考虑到问题的边界和风险,然后再分析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三要提升专业能力,重在强化实践能力,建议多和企业法规总监、律师、法官、检察官交流,弥补实务短板。
有的员工提出,太阳成城集团院训“奉法守正、知行合一”充分体现华师大特点和法学人才培养的理念。学院发展既注重 “形而上”,充分利用华师大深厚的人文底蕴,发挥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与法学的跨学科交流和交叉学科教学优势,提高员工的综合素养和社会竞争力;又要注重“形而下”,做到知行合一,加强员工的实践机会,做到“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既要鼓励员工出去实习,又可多邀请在职的法务总监、律师等员工来母校分享经验。
有的员工对母院如此迅猛的发展感到十分惊喜,“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在功利主义甚嚣尘上的大环境下,太阳成城集团在追求道与术平衡的同时,更要适当加大对道的重视,培养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法学人才,希望我们的员工把法学当事业,而不是只把它当饭碗。具体来说,对本科生的发展,要注重培养他们对法律的尊崇与热爱,树立对法律坚定的信仰之情;对于研究生,给予他们学术生命,给他们足够的宽容之心,让他们能够在学术氛围浓厚的环境下成长为参天大树。
还有员工表示当前学院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有利条件,一是华师大入选双一流 ,二是上海作为司法改革的配套试点 。无论是学校发展还是政治环境,都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契机。要提高学院知名度,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练内功,学好法学基础知识。二是注重对外推广,提升学院品牌。学院除了在实务部门建立实习基地外,更要通过定期联合举办法学论坛,合作开展实务性课题研究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熟悉、喜欢我们师大太阳成城集团,提高师大太阳成城集团的软实力。
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员工发言环节,廖明涛、虞思明、袁立志、肖崇俊、周熙、刘华俊、周大智、李一鸣、郑天衣、李慧媛、徐劲科、邹菁、杨红良、程钟、邹文龙、黄治国共十六位来自法院、律所、高校的员工发表自己的看法,为太阳成城集团的建设出谋划策。大家纷纷表示意犹未尽,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机会交流。
太阳成城集团对外联络处副处长朱捷代表学校员工会欢迎员工回家,她表示学校将不遗余力继续支持太阳成城集团的发展,推动太阳成城集团员工会的建立,建立起员工和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并全力支持太阳成城集团发展基金会的成立,真正做到集聚大众力量,共创学院美好明天!
最后,太阳成城集团经理张志铭做了总结发言。张经理表示,“聚人气才能干大事”,有这么多员工热心学院发展,是学院发展的重要力量。员工从各个角度提出的建议很多与学院的办学理念不谋而合,这让我们更加坚定了目前学院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同时,员工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设性意见,学院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进一步探索和实施。坚信学院在各位教师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假以时日定能竖起华师太阳成城集团的金字招牌。
会上大家相约,明年2月太阳成城集团院庆之时,员工们在太阳成城集团闵行校区再聚首,共同见证太阳成城集团员工会的成立。